2020-12-16 12:11:22 新疆公务员考试网 //xj.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2020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208】
1.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题干中没有体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A项错误。B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又从中国实际出发,说明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项正确。C项:量变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变化,是一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题干中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项错误。D项: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发展方向上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从发展道路上看,事物发展是迂回曲折的,说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题干中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2.雪莱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名言体现了: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质量互变规律
C.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规律
C【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之中。虽然冬天和春天具有自然规律上的先后顺序,但是此非诗句重点,其重点在于强调冬天的寒冷和春天的美好之内在联系。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了量变质变规律。题干并未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进到新阶段;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前一个周期的终点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甚至是倒退,但是,曲折性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中“冬天”意味着道路的艰辛和曲折,经过曲折,将会迎来美好前途的“春天”。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D项: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题干并未体现对立统一规律,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
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
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D【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A项: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存在差别,两者的发展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规律,A项错误。B项:社会的发展由人民群众推动,不是纯粹自发的过程,B项错误。C项: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积极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消极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C项错误。D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体现了社会发展有其规律,如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选项。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A【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A项: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而服务。上层建筑可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绝不能独立于经济基础,最终还是根源于经济基础。故A项与题干最为贴近。B项: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这种说法错误,例如法律这种上层建筑,基于立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时就会先于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制定。B项错误。C项: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有时上层建筑的部分会超前于经济基础,有时会落后,两者并不是亦步亦趋的关系。C项错误。D项: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说法过于绝对化而错误,并不是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比如道德、哲学等很多观念上层建筑都是经济基础间接决定的。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5.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D.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C【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A项:人类社会是进步的,力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但这不等同于恢复原始生态,若是这样的话人类社会文明便不会创新发展,会给社会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A项错误。B项: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说法过于片面。B项错误。C项: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与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和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建立起人类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关系。题干中黑龙江垦区开荒、退荒的历程反映了“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C项正确。D项: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与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人总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说法错误。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推荐阅读——
招考公告——2022新疆事业单位报考公告
试题资料——2022新疆事业单位相关考题
考试技巧——事业单位备考技巧
职位查询——新疆事业单位职位库
笔试课程——事业单位好课程 备战事考有方法
以上为本文的全部内容,由新疆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更多新疆公务员招考信息,请加新疆公务员考试交流群,及关注新疆公务员考试招考资讯/新疆人事考试网。
(编辑:元宝)贴心微信客服
新疆华图公众号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